1.简单地把阅读等同于识字
阅读是一项合力,是推理、判断、分析等各项能力的综合;而识字是通过单纯的记忆来完成的。认识大量的汉字并不表示阅读能力强,如:所有小学三年级的孩子,识字量是一样的,甚至读的课外书的数量都是一样的,可阅读理解的考试分数却相差很远。一个博士和一个高中学历的蓝领工人认识的汉字的数量也是一样的,可阅读能力天差地别。
2.只有先识字才能进行阅读
这种认识的产生,源于对儿童口语经验的忽略。儿童的阅读学习过程,本质上是基于已有的口语经验,建立字形和语音之间的联系的过程。也就是说,儿童能通过对句、段、篇章的阅读,掌握文字内容的意义,而不必要经过漫长而枯燥的识字教学,认识几百个汉字以后,才能进行阅读。识字教学,容易导致孩子丧失学习的兴趣,而且先识字再阅读也容易错过孩子阅读教育的关键期。
3.早期阅读是为了让孩子多学知识
0-3岁是儿童阅读兴趣培训的关键期;3-6岁是阅读习惯和阅读技能培训的关键期。早期阅读是为了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技能。古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专家认为孩子在小学二年级以后的阅读才开始进入真正的知识性阅读。
4.儿歌是儿童上佳的阅读读本
幼儿读物内容应当贴近儿童生活,高度契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机械记忆,在实践中容易适得其反,降低儿童的阅读学习兴趣。儿童读物不宜“超前”。而且,儿歌在孩子今后的生活中应用很少,口语却是在人类生存最基础的工具。学中用,用中学,是最快最有成效的学习方式。因此,上佳的儿童阅读读本要以儿童口语为基础。 |